诗词大全
/
/
张先
/
青门引·春思

青门引·春思

·作者·

张先

·朝代·

语音
  • 译文
  • 注释
  • 赏析

乍暖还轻冷。

风雨晚来方定。

庭轩寂寞近清明,

残花中酒,又是去年病。

楼头画角风吹醒。

入夜重门静。

那堪更被明月,

隔墙送过秋千影。

标签:
  • 春天
  • 宋词三百首
  • 婉约
  • 情感
  • 季节
  • 孤独
  • 怀人
  • 译文

      天气刚刚变暖,时而还透着微寒。

      一整天风雨交加,直到傍晚方才停止。

      时近清明,庭院里空空荡荡,寂寞无声。

      对着落花醉酒酣饮,这伤心病痛像去年一般情境。

      晚风吹送谯楼画角将我惊醒,

      入夜后重门紧闭庭院更加宁静。

      正心烦意乱、心绪不宁时,

      哪里还能再忍受溶溶月光,隔墙送来少女荡秋千的倩影。

    语音
  • 注释

    1、乍暖:天气骤然暖和起来。

    2、庭轩:庭院和走廊。

    3、清明:节气名,约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。

    4、中酒:喝醉了酒。

    5、去年病:指去年喝醉了酒,即中酒。

    6、楼头画角:指谯楼(城门上的望楼)上的画角。画角,绘有彩画的军中号角,多以竹木或皮革制成。

    7、重门:一道道门户。

    语音
  • 赏析

      这是一首伤春怀旧之作,整首词从触觉、听觉、视觉等方面写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。上阕是伤春,春尽花残,令人忧伤;下阕是怀旧,萦怀往事,竟与秋千有关,引人遐思,是神来之笔。全词情景交融,含蓄委婉,意味隽永,充分体现了词艺术上的含蓄和韵味。

      上片起首两句,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。“乍暖”,见出是由春寒忽然变暖。“还”字一转,引出又一次变化:风雨忽来,轻冷袭人。轻寒的风雨,一直到晚才止住了。词人感触之敏锐,不但体现对天气变化的频繁上,更体现天气每次变化的精确上。天暖之感为“乍”;天冷之感为“轻”;风雨之定为“方”。遣词精细确切,暗切微妙人情。

    语音

猜你喜欢

  • 游园不值
    · · 叶绍翁
    七言绝句

    应怜屐齿印苍苔,

    小扣柴扉久不开。

    春色满园关不住,

    一枝红杏出墙来。

  • 江南春
    · · 杜牧

    千里莺啼绿映红,

    水村山郭酒旗风。

    南朝四百八十寺,

    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
  • 七步诗

    版本一

    煮豆持作羹,漉豉以为汁。

    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

    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
    版本二

    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

    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
    版本三

    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

    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

    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
    版本四

    煮豆然豆萁,漉豉以为汁。

    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。

    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

  • 小池
    · · 杨万里
    七言绝句

    泉眼无声惜细流,

    树阴照水爱晴柔。

    小荷才露尖尖角,

    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
  • 出塞
    · · 王昌龄
    乐府

    秦时明月汉时关,

    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
    但使龙城飞将在,

    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
张先

北宋

391篇诗词

张先(990—1078),字子野,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北宋词人。婉约派代表人物。天圣八年(公元1030)进士。历任宿州掾、吴江知县、嘉禾(今浙江嘉兴)判官。皇祐二年(1050),晏殊知永兴军(今陕西西安),辟为通判。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,又知虢州。以尝知安陆,故人称“张安陆”。治平元年(1064)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,元丰元年病逝,年八十八岁。张先“能诗及乐府,至老不衰”(《石林诗话》卷下)。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,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,语言工巧。

蜀ICP备16012350号-3   |   网站建设:四川云图信息 400-028-03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