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大全
/
/
杜甫
/
白露

白露

·作者·

杜甫

·朝代·

语音
  • 译文
  • 注释
  • 赏析

白露团甘子,清晨散马蹄。

圃开连石树,船渡入江溪。

凭几看鱼乐,回鞭急鸟栖。

渐知秋实美,幽径恐多蹊。

标签:
  • 节气
  • 译文

    晶莹的白露在柑橘的果实上凝结成了一团团的,清晨,马蹄疾踏之处,它们纷纷碎散。

    从园子里面看去,石头和树好像连在一起的,江边的小船逐渐驶入河流之中。

    倚靠在桌旁看鱼儿在水中嬉戏,给马儿一鞭惊得鸟儿飞起。

    渐渐发觉秋天风景的美丽,你看还有那一条条清幽的小路。

    语音
  • 注释

    1.甘子:即柑子,也就是橘子。

    2.圃:指果园、菜园等园子。

    3.凭几:倚靠着桌子。凭:倚靠的意思。几:在这里是指桌椅之类。

    4.蹊:小路。

    语音
  • 赏析

    《白露》是杜甫的一首佳作,整首诗意境清新,情感细腻,展现了白露时节的独特风貌和诗人的内心感受。

    “白露团甘子,清晨散马蹄。” 此联开篇即点明时间为白露时节,清晨时分,白露凝结成珠,圆润可爱,如同甘美的果子。“团” 字形象地描绘出白露凝聚的状态,给人以饱满、圆润之感。诗人骑着马在这清新的早晨出行,“散马蹄” 表现出一种轻快、自由的氛围,马蹄踏过,露水四散,仿佛打破了清晨的宁静,又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。

    “圃开连石树,船渡入江溪。” 诗人的目光从白露和马蹄转向周围的景色。园圃敞开,石头与树木相连,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。“连” 字凸显了石树相依的紧密关系,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稳定的美感。接着,诗人看到小船缓缓渡过江溪,“入” 字赋予小船一种动态感,使画面更加生动。此联通过对园圃和江溪的描写,营造出一种开阔、宁静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。

    “凭几看鱼乐,回鞭急鸟栖。” 诗人在船上凭几而坐,静静地观看水中鱼儿嬉戏,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快乐。“看鱼乐” 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灵的关注和喜爱,鱼儿的快乐也感染了诗人,让他忘却了尘世的烦恼。然而,当诗人准备回去时,挥动马鞭,声音急促,惊起了栖息的鸟儿。“急” 字既表现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,又与前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,使画面充满了戏剧性。此联通过对诗人观鱼和惊鸟的描写,展现了他在自然中的悠然自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
    “渐知秋实美,幽径恐多蹊。” 在经历了一天的游历后,诗人逐渐感受到秋天果实的美丽。“渐知” 二字表明这种感受是在过程中慢慢体会到的,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。同时,诗人又担心幽静的小路上会有很多岔路,让自己迷失方向。“幽径恐多蹊” 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,人生就如同这幽径,充满了未知和选择,让人感到迷茫和不安。此联在写景的基础上,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,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。

    综上所述,杜甫的《白露》通过对白露时节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生灵的生动描写,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。整首诗意境清新,情感真挚,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。

    语音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明
    · · 杜牧
    七言绝句

    清明时节雨纷纷,

    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    借问酒家何处有?

    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  • 竹枝词
    · · 刘禹锡

    杨柳青青江水平,

    闻郎江上唱歌声。

    东边日出西边雨,

    道是无晴却有晴。

  • 泊船瓜洲
    · · 王安石
    七言绝句

    京口瓜洲一水间,

    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
    春风又绿江南岸,

    明月何时照我还?

  • 绝句
    · · 杜甫
    七言绝句

    两个黄鹂鸣翠柳,

    一行白鹭上青天。

    窗含西岭千秋雪,

    门泊东吴万里船。

  • 悯农
    · · 李绅

    春种一粒粟,

    秋收万颗子。

    四海无闲田,

    农夫犹饿死。

杜甫

1676篇诗词

杜甫(712年2月12日—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出生于河南巩县,原籍湖北襄阳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,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。三十五岁以后,先在长安应试,落第;后来向皇帝献赋,向贵人投赠。官场不得志,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。天宝十四载(755年),安史之乱爆发,潼关失守,杜甫先后辗转多地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杜甫创作了《登高》《春望》《北征》以及“三吏”、“三别”等名作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大历五年(770年)冬,病逝,享年五十九岁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蜀ICP备16012350号-3   |   网站建设:四川云图信息 400-028-03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