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
·先秦·

1篇诗词

孔子(公元前551年9月28日~公元前479年4月11日),子姓,孔氏,名丘,字仲尼,鲁国陬邑(今山东省曲阜市)人,祖籍宋国栗邑(今河南省夏邑县),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、“大成至圣先师”。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,倡导仁义礼智信。有弟子三千,其中贤人七十二。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,晚年修订六经(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)。去世后,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,整理编成《论语》。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。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,在世时就被尊奉为“天纵之圣”“天之木铎”,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师、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、万世师表。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,...
  • 《论语》十二章
    · 先秦 ·

    孔子

      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”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(《学而》)

      子曰:“人而“不仁,如礼何。?人而不仁,如乐何?”(《八佾》)

      子曰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(《里仁》)

      子曰:“君子喻“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(《里仁》)

      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(《里仁》)

      子曰:“质胜文则野”,文胜质则史”。文质彬彬”,然后君子。”(《雍也》)

      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”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已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"(《泰伯》)

      子曰:“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”,止,吾止也”。譬如平地”虽覆一篑,进,吾往也。”(《子罕》)

      子曰:“知”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(《子罕》)

      颜渊问仁。子曰:“克己复礼”为仁。一日”克己复礼,天下归“仁焉。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”颜渊曰:“请问其目””子曰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”颜渊曰:“回虽不敏,请事”斯语矣。”(《颜渊》)

      子贡问曰:"有一言”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"子曰:"其*想’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(《卫灵公》)

      子曰:“小子@何莫学夫。(诗)?《诗》可以兴”,可以观”可以群,可以怨”,迩“之事父,远之事君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。”(《阳货》)

蜀ICP备16012350号-3   |   网站建设:四川云图信息 400-028-03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