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作者·
关山虽胜路难堪,
才上征鞍又解骖。
十丈黄尘千尺雪,
可知俱不似江南。


1、此诗是清顺治十年(1653年)作者应清廷征召,北上至临清(今属山东)遇大雪时所作。
2、关山:指关隘山川。
3、胜:好。
4、路难堪:路难行。
5、征鞍:指旅途上所骑的马。
6、解骖(cān):下马。骖:驾车辕马两侧的马
7、十丈黄尘千尺雪:北方的路因天气干燥而黄尘冲天,雪下得很大,积雪很厚。与江南迥别。

此诗写路途的难行与寒冷,用以表现诗人被迫入京时的悲凉心情。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



吴伟业(1609年6月21日—1672年1月23日),字骏公,号梅村,别署鹿樵生、灌隐主人、大云道人,汉族,江苏太仓人。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,明崇祯四年(1631)进士,曾任翰林院编修、左庶子等职。清顺治十年(1653)被迫应诏北上,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,后升国子监祭酒。顺治十三年底,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,此后不复出仕。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,与钱谦益、龚鼎孳并称“江左三大家”,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。长于七言歌行,初学“长庆体”,后自成新吟,后人称之为“梅村体”。
